青春筑梦育新苗 实践耕耘助成长

时间:2025-08-13 15:23来源:凤凰科技网人气:

青春筑梦育新苗 实践耕耘助成长

“勾托抹托要注意手型,指尖发力要稳……”暑假期间,在心雅琴行的教室里,山东科技大学音乐系2022级学生张祎梁正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古筝指法。这个夏天,她以一场充实的社会实践,书写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青春答卷。

为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,张祎梁提前与心雅琴行宋老师反复沟通,通过电话、微信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琴基础,针对性梳理乐理知识、指法技巧、乐器调试等内容,精心设计教学方案。“不仅要教好专业知识,更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。”她将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,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实践内容体系。

每天清晨八点半,一对一古筝教学准时开始。面对初学古筝的孩子们,张祎梁从基础指法抓起,勾托抹托、大撮小撮、遥指、琶音……一个个枯燥的指法练习,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变得生动起来。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她准备了小奖品,用鼓励点燃热情。“看到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,眼神里的光芒越来越亮,我就充满了动力。”张祎梁笑着说。

器乐课后的乐理课堂同样精彩。针对考级要求,她循序渐进讲解音符、节奏、调式等知识,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孩子们夯实理论基础。午后的课业辅导时间里,她化身“小老师”,督促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,逐题检查、耐心讲解,根据不同性格特点激发学习主动性,让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。

课外活动时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。张祎梁结合图片素材,向孩子们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,展示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瞬间,用生动故事培育家国情怀。她还拿出山东科技大学校园风光图片,介绍这座“江北最美校园”的如画景致和学子们书海耕读的场景。孩子们看着图片里图书馆的灯光、操场上的身影,眼中充满对大学生活的向往。

实践过程中,张祎梁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。“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性格,只有用心交流,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。”她主动学习沟通技巧,从最初的些许紧张到后来的游刃有余,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,更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。孩子们的进步与笑容,成为她最珍贵的收获。

“人才有高下,知物由学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萦绕在张祎梁心头。她表示,这次实践让专业知识在服务中得到检验,更让她明白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。从古筝琴弦上的袅袅余音,到课堂里的琅琅书声,从家国情怀的种子播撒,到大学梦想的悄然萌芽,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。

此次社会实践活动,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,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的担当。正如张祎梁在实践日志中所写:“青春的意义在于奉献,实践的价值在于成长。我们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,在耕耘中收获感动,这便是最有意义的青春记忆。”

作者:张祎梁,指导老师:牟杰

 

 

标签:
展开全部内容
相关文章
本类推荐
用户评论
本类排行
热门话题